貓空樟樹步道能變身設計成為「無礙山林步道」嗎
8月12日(週四)上午熾陽高照,陪同參與式預算身障議題團體提案人琦玲及其二位好友、大地工程處與民政局等府員一行十人,特地走訪一趟貓空樟樹步道全程路徑,沿途隨機交換步道可行性改善意見,希望能夠促成貓空樟樹步道變身設計成為「無礙山林步道」。
說來話長,此行為何而來?為何要探勘樟樹步道?或許大家已經遺忘公民參與提案事!
回溯於2020年9月5日(週六)下午於大同區公所參與民政局辦理「109年臺北市參與式預算團體提案計畫」,其推動目的二「為提供本市相關團體提案管道,使關心相同議題團體能聚焦討論、形成共識,進而產生提案,規劃結合推廣教育課程,協助團體瞭解參與式預算精神及程序,並結合機關共同參與討論,使計畫具可行性,公私協力共同完成提案。」價值,行無礙協會特別邀請身障好友們共襄盛舉落實公民參與,實現目的三「透過團體針對單一議題進行討論及提案,有利聚焦參與式預算提案範圍,使提案更具可行性,提高效益。」願景。
當天分組討論熱烈及分享報告,經與會者投票通過採計三個案子(二案同票數),之後在台北大學公行系李老師及學生們陪力研擬計畫案後於工作坊與提案人及PM機關與各局處人員等深入對話討論可行性,且提請公民審議工作坊走完審議程序作業成案;惟考量本案涉及身障議題諸多,恐一般市民比較隔閡生疏(深度與廣度面)或不易達到市級投票數設計規模數量,故而在參與式預算工作小組會議決議排除進行市級之I-VOTING投票程序。
走筆至此,想念起好同事即另一提案「讓我進去『騎』餘免談」共同提案人之一郁玲,因癌症漫延病情惡化,致使美少女年華早世,殊為遺憾與懷念她奉獻心力,內心非常感動及謝謝她的付出,亦為該案留下一個歷史紀錄。

樟樹步道在那裏?步道有多長?走路要行走多久?有什麼風景可看?有無遮陽納涼處?然步道沿途展現傳統農稼之美、穀倉亭、梯田、茶園、果樹、蔬菜園、雕塑、牛車展示,遠聎101大樓、指南宮景象等,盡收田園之美於眼下,論一般人腳程約莫30-40分鐘左右吧。
它距離貓空纜車站出來走路約十分鐘左右的地方,倘若看見《茶言觀舍》招牌時,就到樟樹步道其中之一的出入口處了,走進入(自行開車)後有一塊空地為《大觀園餐廳》停車場(是否收費我不知);亦不建議輪椅族從這個起步點輪到”彩雲亭”約二百公尺左右,礙到最高點的路段,惟過”彩雲亭”到樟山寺端出入口前,海拔等高線還算平緩或路段落差不大。
樟樹步道路段皆鋪設砍石面(整條步道考量農機通行共用設計)粗糙凹凸暨不平整(非平整面)路面,又石塊水泥勾縫(施工工法)縫隙間隔又大又不規則,輪椅之輪圈若為細小輪胎則不容易行進,當然會跳動的很厲害,還有這端坡度面都在9%(約1比11)以上(數字愈大表示愈陡坡),部分路程及轉彎處甚或有13%至15%的坡度更陡斜情勢,如果沒有幾位壯漢同步協助輪椅者操控徐徐行,則千萬不要獨自選擇餐廳後方這一端作為開頭路口,這會相當危險又有高風險危機;固而首要要處理的是鋪面改善,換成平整硬路面並具有止滑效果的材質為上選。

樟樹步道既然如此的不友善環境,為何還要撿選這一條步道規畫呢?但是,檢視本案可以規劃從”樟山寺”到”彩雲亭”段為「無礙山林」路線是可行的方案,約占全程路線的三分之二長度路程,放輕鬆徐徐而行,慢慢走眺望四周譪譪山色,身入環山迷濛逍遙遊,結束後再去附近商家泡個茶品茗聊天,點個美味套餐享用養身,如此這般足以消磨半日時光。
事在人為機關藏在後頭!比較友善的動線端出入口路徑,輪椅族要從樟山寺站公車站牌附近這一端作為步道出入口路徑。但是,現階段輪椅族還是不能單獨自由進出此出入口,因為該處出入口坡度為13-15%不等坡度面,會相當危險又有高風險危機,一定要列為優先改善重點處,是本案接續要規劃設計改善的重點之一,只要將該處坡度面拉長為1比20(5%)到”樟樹步道”題字尾下方處,並且沿著地形駁坎邊坡面(道路路緣及水溝蓋上方空間)設計出160-180公分寬步道,就足夠輪椅雙向會車交錯通行了。

最後引述民政局許副局長敏娟於LINE感性分享:「市級提案真的不用多,與其濫竽充數,不如用心規劃,像這樣的提案,在大家協力合作下,就算只有一件,對身心障礙朋友們,都會是莫大的鼓勵!」「能服務到這些朋友們,對參與式預算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他們和一般民眾,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線,花的時間、人力……是一般場的二倍以上。但是,因為他們的參與,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謝謝他們願意走出來,願意參與!」。
同理心,要從各方人員與會討論後擇定出可以落實的案子實在是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無礙山林」案簡直是在挑戰當下的公務體系生態,以及刺激某些人翻轉刻板印象認知,腦力激盪衝擊慣性線性思維,要接納這樣子的提案計畫對某些人而言就覺得怎麼可能執行?
障礙者(行動不便者)要求的並不多,不會要求砍伐整座山林,更不會要求破壞不該破壞的地形、地貌、地質等環境,只想要一處可以可及性的步道,可接近性的山林共融、共有戶外生態資源,身心靈沐浴環山樹林吸收芬多精,提升生活品質與親友們共享生活休閒活動。
落實身障人權公約CRPD核心價值,實現「沒有我們的參與,請不要為我們作決策」。
期待貓空樟樹步道能變身設計成為「無礙山林」步道願景,絕對是肯定的起點。
分類:
- Facebook Like
- Google Plus One
- 阿里 的 BLOG
- 瀏覽次數: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