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身心障礙提案請加入附議

這麼重要的全國文化會議不能沒有障礙者的參與,目前有四項身心障礙的重要提案需要大家一起來支持附議~!!
每項提案必需附議超過500人才能正式成案,請大家請點選進入各標題,
並按下[附議提案]哦!!
並按下[附議提案]哦!!
文化生命力
提案人:郭惠瑜
說明:
台灣需要書寫一部屬於自己的身心障礙者歷史,從最根本的文化資產保留開始。透過身心障礙相關建物與物件蒐集保存,並記錄身障者的生命故事紀錄,將歷史場景再造,還原身心障礙者的生活樣貌。身心障礙歷史建構不僅有助於本土障礙文化的形塑,也是社會教育與未來社會政策發展的重要根基。在此強烈建議文化部應認知身心障礙者相關文化資產保留的重要性,並且投注足夠人力與資源進行相關文物之蒐集考證與保存工作,系統性地建構台灣身心障礙者歷史。以下為幾點重要提案:
1.階段性盤查目前台灣身心障礙者歷史相關建物與文物,並建構身心障礙文史資料庫,並且將其納入資產保留與維護項目。
2.鼓勵相關單位或個人透過多元方式進行台灣身心障礙者文化資產保存運動,如口述歷史研究,影像記錄,藝術創作,文字書寫,主題展覽等等形式記錄台灣身心障礙者的生命經驗,還原不同時空與社會脈絡之下身障者的社會處境與生存樣貌。
文化生命力
提案人:易君珊、李明俐
說明:
文化資產的專業工作者與無障礙環境的倡議者可以成為彼此的協力好夥伴,一起來研究優質的設計與科技;一起思考,當規劃無障礙設備時,如何在保存及不破壞完整性的原則下,進行融入環境的合理增建,以滿足無障礙需求。不僅要保存台灣土地優渥的文化,也透過無障礙可及性與人性化的觀點,發揮台灣的人情味讓人人都可參與、感受歷史文化資產的溫度。
這個提案,期待文化部針對文化資產保存專業與無障礙近用的專業做一系列的論壇、研究與實地改造。規劃輔助專業人才的機制,針對文化資產的無障礙做進一步的專業訓練培育工作。內容包含:
1.辦理文化資產場域無障礙化的專業訓練與論壇
文化創造力
提案人:易君珊
說明:
台灣藝文教育場域長期缺乏整體無障礙的觀念:畫室/舞蹈練習室等空間和教具鮮少具備無障礙的設計。既使身心障礙學生有心學習藝術創作相關課程,以目前物理環境、教材、藝術教學體系缺乏對障礙者需求與議題有概念的老師等限制,身心障礙的學生想要接受美學的薰陶的渴望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台灣社會期待障礙者得靠個人力量去克服萬難,但大環境的藝術教育系統卻不檢視現有的門檻,以及主流藝術教育本身對身心障礙的偏見。因此身心障礙學生在求學階段無法獲得基本的美感文化素養。生活中美學的經驗,除了是調劑身心、滿足感官經驗的養分,也是溝通、表達和與他人情感連結的重要媒介。不管未來身心障礙學生是否會選擇藝術創作作為生涯規劃的一部份,文化政策必須重視身心障礙者參與基本藝術教育與欣賞文化活動的機會。
台灣藝文教育場域長期缺乏整體無障礙的觀念:畫室/舞蹈練習室等空間和教具鮮少具備無障礙的設計。既使身心障礙學生有心學習藝術創作相關課程,以目前物理環境、教材、藝術教學體系缺乏對障礙者需求與議題有概念的老師等限制,身心障礙的學生想要接受美學的薰陶的渴望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台灣社會期待障礙者得靠個人力量去克服萬難,但大環境的藝術教育系統卻不檢視現有的門檻,以及主流藝術教育本身對身心障礙的偏見。因此身心障礙學生在求學階段無法獲得基本的美感文化素養。生活中美學的經驗,除了是調劑身心、滿足感官經驗的養分,也是溝通、表達和與他人情感連結的重要媒介。不管未來身心障礙學生是否會選擇藝術創作作為生涯規劃的一部份,文化政策必須重視身心障礙者參與基本藝術教育與欣賞文化活動的機會。
文化包容力
提案人:易君珊、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
說明:
全國文化會議網頁提到「...透過越多交流,就越能夠理解埋藏在『國籍』、『膚色』、『性別』、『階級』之下的個人特質與文化背景,獲得多元的價值觀。」但「身心障礙」呢?長久以來臺灣社會大眾習慣單一用醫療、復健或福利的角度來看待、解讀身心障礙者,但鮮少從「多元文化」的觀點來正視身心障礙社群的主體性。本提案提出下列三
1. 攥寫文化政策白皮書時使用的文字與概念,需要以身心障礙者的文化權與主體性出發來做論述,制定相關文化政策時,必須廣泛諮詢障礙者、障礙研究學相關工作者、學者。
2. 身心障礙者必須要先有「現身參與」的機會:從中央預算下手,並擴及地方政府跟進,設置補助和獎勵辦法,由文化部等公部門帶領,明文規定所有公部門招標或委託的場館和活動,必須將「無障礙軟硬體相關服務與措施」做為承接業務或執行活動.....
分類:
- Facebook Like
- Google Plus One
- 行無礙小幫手 的 BLOG
- 瀏覽次數: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