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到上海走春
上一次到上海,是2010世界博覽會,看到了世界各國特色館,卻沒有機會在上海走走。 這一次的行程則是自己安排,全部隨興,除了一日郊區,其餘盡量找找捷運可達的地方,搭配電動輪椅,四處亂走,春節期間的上海市初三之前人都不算多,這樣也有好有壞,一好是感受到輕鬆的步調,一壞則是店家也休息去了,可以選擇的有限,不過,初四初五之後人又回來上班了,前後感受兩種氣氛。
第一天便是江南之旅,一定要看的江南風情,我們去了西塘,而且選在午後出發,因為朋友開車兼導遊,所以非常幸運可以選在這個時間點去,下午先看白天的西塘,傍晚後燈籠一只只亮起,再看燈火下的西塘,下午隨便選幾樣零食邊走邊吃,晚餐選在江畔老店點上白水魚、小蝦、螺~每一樣都吃得津津有味。飯後還跟著人群放水燈祈福,不過,很快的,就會發現江上有船家,划著船伸長了竹竿子,一朵朵的把水燈撈進簍子裡~只能說沒關係囉,趣味與環保兼具。無障礙的部分,兩岸都算方便,穩固平整的石板路並不難走,不過,要到橋上同時看兩岸風光那可要大費周章了,兩岸的店家用的是傳統一片片的門板,朋友便商借了兩長條門板,跨在階梯上,形成輔助斜坡,然後三四個人一起有推有拉著將輪椅上到橋中央。可以算是就地取材急中生智,若不是有這朋友的幫忙,我們倆多半只能觀賞一側風景,而兩側來回走過真的很精彩。
我們去了幾個文化區,說是文化區其實也是餐飲區,將舊有的房舍改變經營為文創區域,但仍然是餐飲帶動的文創,這一點與台灣十分相仿,"1933"、"紅坊"、"新天地"建築各具特色,其中"1933"過去是屠牛場,站在建築裡偶爾有一種迷惑的感覺,那些通道原來是牛群臨死前奔跑衝撞的通道吧,現在人們在空間的線條與光影裡拍照取景,或在高級的餐廳裡大啖美食,也可以算是一種貼近食物產地嗎~
到"新天地"這一天,是我們的散步天,人民廣場是屬於市民的公園廣場,有放著現代感十足的騎馬舞跳著傳統舞步的婦女朋友,團聚拜年的看上去多半是中老年男性,猛一看以為一群人圍著下棋小賭甚麼的,偷偷靠近看真的是拜年,問候這個那個的,一群人便聊了開來,更有為子女相親的或打傘或用石頭押上張紙,寫上條件便公開徵求伴侶,市民們熱切的看著討論著,這婚姻還是父母作主的年代已經離台灣有點遙遠了。接著轉往屬於遊客的消費天地,依然是在群聚的老房子裡打轉,而此刻,人潮已經回來,每一片磚牆都有人椅著拍照,從本幫菜、酒吧、到國際咖啡品牌,熱門店家無一缺席,因為是高檔消費區,看看就好。
初一晚上甫下飛機,先搭車賞夜景,幸運的見到難得金碧輝行的靜安寺,本來還很害羞在車上隔著窗戶拍照的,竟看到前頭車輛從司機座下來一人,不慌不忙的拿起相機拍照。哇~~有了這樣的示範,作為乘客的我就放膽下來了,只是怕號誌轉成綠燈,匆匆按下快門就走,於是預計白天再次造訪靜安寺,卻發現這裡的寺廟多半收費且不低,靜安寺門票一人一百人民幣,讓我們只好秉著誠心祝願遠觀。另一頭的龍華寺,門票一人二十,香火一樣鼎盛,差價想必是起因於市區跟郊區的人為炒作,於是我們搭乘捷運轉往龍華寺,正值午時,便在寺裡享用了料多可口的素齋麵。晚上到了城隍廟,入廟一人八十,看大家排隊往內衝,我們一樣合掌祝禱,夜遊城隍廟主要是賞街區、看花燈,但是,還好我們的夜遊時間算早的,從九點到十點還燈火輝煌人山人海,十點時間一到,忽然間,商家紛紛熄燈跑人,真的是跑人,這裡的人們下班挺準時的,一刻不留!!接著主燈跟曲橋上的花燈也一一熄滅,明天請早。這也算是有趣的情景。想想這時間,台灣的夜遊才真要開始呢!
因為是隨興亂走,通常早上睡到飽飽飽,然後出門覓食,晚上玩到晚晚晚,沒有太多景點,有時只是沿著街道或穿過捷運,如此也覺得看到很多有趣的風景。
這一次有比較收斂起職業病,但是畢竟天天遇到還是會起比較心,默默對上海的無障礙給了點評分。其實上海市一般馬路都有人行道,人行道路口處也多半會有斜坡道,只不過偶爾一兩條路上忘記鋪斜坡也是有的,還不錯的是雖然他們腳踏車電動車也不少但幾乎沒有路檔,我自己揣測可能是因為有慢車道的設計,人行道上基本上也沒有腳踏車。比較不理想的是盲道(導盲磚)常常非常明顯的凸出於地面,對輪椅來說有點顛。聽說上海這幾年也是不斷建設中,我們所到的區域人行道都算平整好走,只是公車道與人行道之間通常隔著電動車或腳踏車走的慢車道,我在想,有一天他們肯定也會開始邁向大眾運輸無障礙的路程,屆時,這公車要怎麼讓輪椅靠近真的是大大的學問了!
相似於台灣的捷運在上海稱作"軌道交通",不管到哪一站問工作人員,答案都是每一個站必定都有電梯,但是跟台灣一樣的是再大的站也只有一個電梯,而這個電梯在哪裡呢?通常沒有標示,等你找到貼著服務電話的地方,通常也表示你找到電梯出口了,一般來說,這個出口不能說是非常隱密,他只是不明顯,比如在一整排店家的中間,或者在某一條巷弄裡面,前後晃過也就過了,基本上來說沒有垂直於通道的標示,不能使人輕易察覺。終於找到之後,要按鈴請人幫忙,因為電梯是管制的,私心猜測著,管制的最大原因可能是設計不當,常常路口的電梯一搭就通往月台了,月台的電梯一搭又直通馬路,並沒有通過驗票的閘口,一個不小心國家就全額負擔了障礙者與陪同者的交通費了。比較不解的,若是在同一站上換不同線,線與線轉換之間,還可能彼此就如同咱們的高鐵台鐵一般,是不通的,所以要出了這條線的站再換線入站才有電梯可搭,軌道之間接通了,障礙者的通道卻不通,有時候不只電梯不通,連出口都不通,一樣要請人開鎖放人,看無障礙的缺失,總能找到"統一"的通病。
相較於電梯,廁所好找許多,上海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公廁,但公廁一定有牌子,清楚的看到一男一女的圖示那就是了,若看到一男一女一輪的圖示,那便是無障礙廁所。有時在公園內、有時在小區裡、也有在馬路或巷弄邊的,無障礙廁所不多,找到之後通常諾大的空間也是扶手一堆,總是似曾相識,和台灣的錯誤像極。
比較幸運的是,這次我們請朋友透過網路預定飯店,幾乎拿到6折的優惠,一個晚上300多的費用,房間寬敞,這是兩個月前預定的好處。不過,又和一般在台灣住宿遇到的狀況一樣,再大的房間廁所門寬卻不及65公分,加上乾濕分離的設計,使得輪椅要進浴室非常困難,必須移位。 這一次的上海行,覺得一個城市只要交通無障礙了(不管是哪一種交通工具開的頭),自助真的好方便。另外一個最大的感觸~有大樹跟老房子的城市就會變得好有味道,法租借區兩旁的梧桐此刻看起來光禿禿的,但是四季分明,枝頭新綠便知春,聽說年前雪下在枝頭上,美極了,可惜我們這趟去抱著賞雪的心情,卻遇到太陽公公盛情款待,下次,還想去看看上海的雪景。
- Facebook Like
- Google Plus One
- sylvia 的 BLOG
- 瀏覽次數: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