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朋友安排下,拜訪了京都立命館大學Tateiwa Shinya教授,一個非正式的拜訪,可以感受Tateiwa對於我的提問都是真誠無私的分享,收穫很多。談日本障礙學會的發展跟草根團體、國家政策的關係,學術團體不是象牙塔,與DPOs跟厚生勞動省的人員還是有所連結,進行政策對話。日本障礙研究學會有自己的學術期刊,豐富的網路資料庫,但每一步都是緩慢的累積。回程路上在想,組織的成立是力量開展跟資源滾動的開始,怎麼發展是一種集體智慧,但組織的核心的精神與所擁抱的價值,似乎才是關鍵。
也談了身心障礙學生支持性服務的現況,對於障礙生的培力、意識覺醒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目前日本的支持性服務,還是看學校態度與資源。但以前個人助理不能進校園服務,到現在日本教育部甚至補助個助協助學生在校學習,下午參加他們的一場seminar,就看到腦麻學PA課堂協助。
很累的第一天,但腦袋很滿。題外話,面對大咖而又謙虛的老師,總覺得那是一種最難得風範。